消化系:扩大扫描范围:

1)我们在检查肝胆时,首先探查肝脏左叶,在纵切面上,探头向左向上倾斜,就可以看到贲门长轴切面了,很多上腹部不适,有可能就是贲门病变所引起。若双层粘膜厚大于1cm,可要高度怀疑有胃贲门占位可能。

2)肝脏各个切面都完成后,探头沿肋缘下自左外叶矢状切向右后叶拉过来,一直到右腋中线,常常可发现外生性肝肿瘤。如图示我碰到一例即是,患者AFP一直持续性升高,做多次B超均未有所发现,最后这样一扫,果然,发现一巨大外生性肝癌。

3)做腹部超声时,看完肝胆胰脾肾,如果时间允许,捎带手将患者中下腹扫一下:

三纵:右半结肠,腹主动脉,左半结肠进行三纵;

一横:再对盆腔一横切;―――不需太仔细,以防明显结肠肿瘤,肠系膜瘤或大的淋巴结肿大,以及盆腔大的肿块漏掉,大的明显的病灶漏掉,病人会很快出现症状,此时反过来会说刚做了检查没问题,于情理上说不过去。(结肠Ca、假性腹主动脉瘤、假性肠系膜上动脉瘤、淋巴肿等)

::::肝脏::::

1、肝脏肿大的判断:

1)当肝肾矢状切面,肝脏不比肾脏长,若肝脏肿大,肝脏比肾脏长;

2)把探头在右锁骨中线肋下垂直皮肤,这个切面观有无肝脏,平静呼吸正常没有,若有就是肝大了,这与用手做体检是一个道理。

3)如果在肋弓下看到肝脏的回声,不要盲目的诊断为肝脏增大,一定要看肝的上界是不是下移,比如肺气肿的病人因膈肌下移,导致肝脏受压下移,但肝并没有增大,瘦长型的人也容易肝界下移

4)相反,如果肾切面相对过小应测量肾长径,慢性肾病很多患者起病隐匿,发现晚,我们体检时几乎每年都能发现肾偏小者,慢性肾病发现早晚对治疗影想很大,医院直接就透析了,让人很惋惜。

2、肝硬化相关:

1)肝硬化常常伴有右肝萎缩,测量多少是萎缩?多少是不萎缩?定量不太容易。如示意图,当右肾在切面上能被右肝包被,就是正常的,如果右肾裸露较多,右肝(特别是右肝后叶)一定萎缩了.很简单,一眼定音哎!(特殊情况除外哎,如有肾下垂..)

胆囊底裸露,与腹壁密切有接触时,肝萎缩就较严重了.

2)以心脏跳动对肝脏的瞬间挤压的程度,可判断肝硬化的程度。

3)肝硬化时确定肝包膜是否光滑,尽量把肝包膜放大看,这样会很清楚,同时也可在肋间斜切时看胆囊表面,如果胆囊表面也不光滑,典型者可有锯齿状,则说明肝表面也不光滑。或用高频探头来看肝包膜,您会发现一目了然。

4)硬化的病人肝实质回声极不均匀时,用增加了敏感性的彩色多普勒“扫描”一下,有时可以发现隐藏的等回声肿瘤。

3、肝内外肿块的判断:我们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肝脏边缘肿块时,分不清是肝内肿块还是肝外肿块,这里谈一点自已检查肝脏时的一点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当我们看到肝边缘肿块时,不可轻下结论,盲目的主观臆断它是肝内肿块,这是一“大忌”。我们应从以下几点鉴别:

1)首先看肝包膜。肝包膜向外突起——肝内肿块;肝包膜向内凹陷—-肝外肿块压迫肝表面(最好是从采用连续追踪扫描法,从非肿块区肝包膜到肿块区肝包膜进行扫查)

2)看肿块和正常肝组织“交界处”是否有对错运动。嘱病人深呼吸,如果交界处无对错运动——肝内肿块;交界处有对错运动——肝外肿块,这时图像最好放大些。(在鉴别肾脏外突囊肿和肝内囊肿鉴别时相当有效)。

3)最后看肿块和正常肝组织“交界处”是否有液暗区。有积液——肝外肿块;无积液——肝内肿块可能性大(在鉴别肝内肿块与胸腔巨大肿块压迫肝脏时十分有效,这时只要我们在“交界处"找到液暗区,再结合上述两点,基本上不会误诊了)。

4)判断与肝脏关系密切、但是又不能很肯定到底是肝内还是肝外肿瘤的时候,可以细致的观察彩色血流,肝内肿块多数都能看见来自肝内的血供,比较灵验的,可以试一下哦。

4、肝实质与肾实质对比,可了解并判断脂肪肝的有无和程度。

5、有些肝内的小囊肿很小,超声显示不清,但此时囊肿的后方增强很明显,建议大家在扫查时不妨注意一下那些回声增强区的上方,往往能发现一些小的囊肿。

肝脏超声检查方法超声检查不同于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的结果与操作者的技术、经验、手法、检查细致程度等很多因素密切相关。众所周知,肝脏有很多检查死角,成为超声检查的盲区,如肺和骨所掩盖处,肝右前上段及右后上段的膈顶部,左外叶外侧角区,沿肝脏表面的肋骨下区等等部位,只有极其细致的检查陪上精巧的手法才能尽可能的显示清楚这些部位。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扫查肝脏的每个角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再厉害的专家,如果没有发现问题,更无从谈如何诊断了。如果我们能够细致的检查每个病人,所谓的肝脏死角能够尽可能的探测到,我认为,肝脏的死角只有膈顶部,其他的部位如果能细致检查都可以探测到。肝左叶扫查时,瞩患者深吸气,可以尽量使肝下移,更接近体表,显示清楚,扫查至外侧角肝脏消失的位置。然后探头连续滑动,沿肋缘下斜切,瞩患者深吸气,探头做扇形扫查,尽可能侧动探头至与皮肤平行,肝脏的绝大部分病变不会被遗漏。对于肥胖体型或腹腔脏器明显的,这种方法就不合适,可以采取肋间斜切的方法,自下而上逐个肋间连续扫查,注意不要做跳跃式扫查,这样容易眼花也容易遗漏病变。扫查肝脏膈顶部时,我的体会是:(1)一般是让患者深吸气,让肝脏下移,然后探头尽量上翘;(2)当然很多患者因肥胖或肺气的干扰会显示更差,这时我就让患者深呼气,把气全部吐干净,然后屏气扫查;(3)还有就是不要沿着肋间隙扫查,而是和肋间隙成一定的角度缓慢向右上方腋前线扫查;(4)在平卧位扫查时,在横切肾脏时探头尽量上翘,甚至与腹壁平行,当然在右侧肋缘下也行;(5)变换体位扫查,肝脏因重力作用产生移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各种斜位、还有站立位等等。扫查肝脏时要配合患者的呼吸运动,采取你动我静,你静我动的扫查方法,并最大限度的侧动探头,最大角度的显示肝脏。发现肝脏病变时要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可以了解病变的解剖位置并排除假阳性。

――胰腺――

1、我们检查胰腺时,探头从剑突下开始,缓慢的将探头方向由上向下摆动,依次看到肠系膜上动脉、脾静脉,而确定胰腺的位置。

2、胰腺炎的诊断:胰腺炎发病不多,但真有胰腺炎时有时容易误诊,因为胰腺的形态、大小和回声个人的差异比较大,早期胰腺炎声像图也不太典型(当然典型的声像图就很简单了),所以胰腺炎的诊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a)临床表现,这点很重要,急性胰腺炎大部分都是以急腹症来查的那种探头往胰腺区腹壁上一放,马上病人痛得真叫的,不管胰腺声像图有没有典型的表现,首先考虑胰腺炎。在急诊超声检查过程中,如患者为中上腹剧烈疼痛而实质性脏器均显示正常者一定要仔细探察腹腔内的各个间隙有无积液(肝肾间隙尤为重要)。

b)急腹症病人如果发现有胆结石的或胆囊切除过的,一定要仔细查一下胰腺,因为有部分这样的病人会合并有胰腺炎,而且一旦合并胰腺炎的病人开刀的话风险很大,此点一定要注意,如果漏诊的话后果可能很严重,但我们要是能查出来或提示到的话,将会得到临床和患者的极大的认可。

c)对于胰腺回声增粗或边界不清的病人一定要追问有无胰腺炎的病史,这对我们诊断慢性胰腺炎可以起到关键的作用!

3、胰管一般内径2mm,餐后可达3~4mm,因此扫查前应空腹。随着年龄增大胰管逐渐增宽,老年人最宽可达6mm。同样老年人肝外胆管内径较年轻人宽。

胰腺显示方法1.胰腺位于腹膜后,随体型不同、胃肠道的状态不同、检查者的手法不同,显示率会有很大差别。2.检查胰腺时要严格空腹8小时以上,不吃产气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显示胰腺一般自剑突下横切连续扫查至清晰显示胰腺长轴时,探头侧向左上方清晰显示胰尾。3.胰腺显示不清时,可饮水ml,注意不要吸入气体,通过胃窗观察胰腺,或采取半坐位挺肚子的方法,多数能很好的显示胰腺。4.胰腺位于脾静脉的前方,应注意不要将胰腺前方的胃壁误认为脾静脉,胃腔内容物误认为胰腺。CDFI容易鉴别。5.正常胰管内径2mm,不应将腹腔干的分支误认为扩张的胰管或脾静脉。6.经脾扫查,胰尾延伸至脾门区,不应误诊为脾门区肿块。7.胰腺的测量:一般认为意义不大,在胰腺炎或肿瘤时测量意义较大,一般在横切面测量,一种测量为沿胰腺走行做垂直长轴的测量(前后径),胰头的测量也有一种方法为沿身体长轴测量。还有一种测量为纵切扫查测量,在下腔静脉前方测量胰头,腹主动脉前方测量胰体,腹主动脉或脊柱左侧测量胰尾。8.脾静脉位置的变化可反应腹腔内肿物的来源。腹膜后肿物、淋巴结肿大、肾及肾上腺肿物使脾静脉前移。胰体、胰尾的肿物使脾静脉后移。

――胆囊――

1、记胆管内径时,从叶间胆管、左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分别是2、4、6、8mm。

2、胆囊肿大的界定:胆囊大小一般为8*3.5cm,胆囊短径3.5,长径8.0cm时可以考虑胆囊肿大,但是短径较长径意义更大,单纯长径8.0cm不应诊断为胆囊肿大。这也是判定所有脏器肿大与否的通则。所谓“肿大”,即“肿”,也即张力大,短径增大。

3、胆囊结石与胆囊癌的鉴别:

结石一般很简单,但是如果满足胆结石的诊断,就容易漏诊。本人在工作中,出现多次漏诊,痛定思痛,采取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的策略。声像图特点:年龄较大;结石随体位改变活动不明显;结石处胆囊壁偏厚,甚至粘膜层连续性不完整;结石病史多年,特别是结石较大、较多伴萎缩性胆囊炎的患者。口头建议其手术治疗,对患者说要重视,不能完全排除大病。

4、.胆囊充满性结石与胃肠道气体的鉴别:胆囊充满性结石一般在表面形成一强回声带,部分在强回声带与胆囊壁之间可见一局限性的弱回声区(为极少量的胆汁或水肿带),后方伴有干净的声影,即大片状回声衰减区,越往深部范围越大。胃肠道气体一般表现为闪烁不定的强回声,静止探头一段时间可见蠕动,后方伴不干净的声影。

5、对于胆囊紧邻的肝内低回声结节或囊肿不能完全排除胆囊壁占位或胆囊憩室时,脂餐试验可屡试不爽。

6、胆总管末段梗阻时,要是从上肝门部往下追踪时,经常遇到肠气干扰,不易向下连续追踪,在肝门部简单观察后直接横切胰腺,在胰头右侧判定为胆总管后,在此继续往下追踪,并且手持探头有一定压力,并持续扫查一段时间,待肠气受压排挤出去,胆管显示会越来越清楚。

7、观察胆囊内异常回声有无移动:在观察胆囊内异常回声有无移动时,通常做的是左侧卧位。我在实践中增加(1)右侧卧位检查,(2)坐位检查,(3)在探头接近病灶时振动探头,观察病灶情况。很管用,有好几次我左侧卧位移动不明显,而用上述三种方法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位置改变。

胆囊扫描技巧:

1、胆囊的长轴切面再右侧肋缘下斜切面和右侧肋间斜切面显示最清楚,清晰显示胆囊长轴切面后应90度转动探头,从胆囊底连续扫查至胆囊颈,显示一系列短轴切面。部分肥胖患者,肋缘下很难清楚显示胆囊,此时只能通过右侧肋间斜切扫查。

2、胆囊的位置随患者的体型变化很大,肥胖患者由于腹压的增高,胆囊位置一般较高,瘦长体型者胆囊位置一般较低,甚至与右肾同一水平。

3、胆囊颈部和底部的清晰显示非常重要。胆囊颈部是微小肿瘤和结石好发或容易停留的部位。显示出胆囊颈部的哈氏囊才是真正完整的显示了胆囊的颈部。胆囊底部是结石和局限性胆囊腺肌症的好发部位,也是胆囊肿瘤的好发部位,由于位置表浅,常因伪像或未被显示而漏诊。胆囊内又很多皱褶,形成“多层”的现象,部分患者胆囊可以多达4~5个皱褶,部分皱褶较长,当伴发胆囊炎时,容易在胆囊底部形成胆囊“局限性充满性”结石,若不仔细观察,容易漏诊。

4、快速查找胆囊的方法:胆囊经常由于充满性结石、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位置变异、餐后胆囊等原因而无法被超声探及,询问病史,患者并无手术史,这是检查者难免有些尴尬或紧张。快速查找胆囊,我们从右侧肋间沿肋间隙斜切显示门脉右支长轴,然后自门脉右支起始段可见一与之呈钝角相交的线状强回声,此及肝中裂强回声带。沿着这条强回声带即可找到胆囊颈并显示出胆囊长轴。这种方法非常实用,老教科书称之为“飞鸟征”。

5、显示胆总管下段,可以胆囊为声窗,特别是胆道梗阻,胆囊肿大的情况下更容易显示。具体方法:患者左侧卧位,显示胆囊后,探头前端压紧,然后往患者左下方胆总管下段的方向偏,可以显示常规无法显示的胆总管下段。

6、下段胆总管及乳头部的显示法:A、纵旋转搜查法:沿肝门部胆管追踪至胰头,显示其背侧胆管长轴,将探头足端作顺时针旋转,显示末段胆总管及乳头部。B、横旋转搜查法,为利用胰头作为超声窗作横切面扫查,显示胰腺段胆总管,将探头右侧端作逆时针旋转,显示胰头段胆总管横段,并追踪显示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乳头部。

7、探头的非常规变换:在探查胆囊内微小病变时,有时常规探头不能看清局部,可以换一下高频试试,很管用,能看清病灶和胆囊壁的关系,CDFI也能更敏感地显示血流信号,但前提是,腹壁不能太厚,胖者就不一定适用了!

肝外胆管的显示技巧1.检查前准备:检查前3~4天禁食产渣或产气的食物,检查前12小时进流质,之后禁食。良好的胃肠道准备,是清楚显示肝外胆管的先决条件。2.熟悉胆管的解剖结构及其走行是成功追踪扫查肝外胆管的关键。肝外胆管上段走行于门静脉的前方,后转而走行于下腔静脉的前方,后穿过胰腺入十二指肠。全程呈倒“C”字形。3.左侧卧位腹部加压显示,为常规显示方法,对于体型消瘦或胆管扩张明显的显示效果较好。4.对于显示不佳者可以采用饮水法,饮用温水约ml,注意不要吞咽气体,然后右侧卧位,使水充盈胃窦和十二指肠,气体上移至胃底,此时用力按压,可较好得显示胆管中下段。5.还有一种较好的方法是脂餐试验。具体方法为让患者吃二个油煎蛋,30~60分钟后复查,可以明星的是胆管扩张,更清晰的显示肝外胆管。另外,脂餐试验还可以鉴别生理性胆管扩张和病理性胆管扩张,当胆管轻度扩张(6~10mm)时,如何鉴别其是生理性(如正常老年人或胆囊切除术患者)还是病理性(下段梗阻尤其是不全梗阻),而较小的梗阻性病变,如小结石或肿瘤,超声很难显示。此时,可采取脂餐试验,若胆管明显扩张,说明为病理性梗阻,同时可更清楚的显示梗阻的病因。若胆管无明显扩张,说明为正常生理现象。6.多体位扫查,如俯卧位、胸膝卧位、坐位等。

――脾脏――

1、肿大:发现脾肿大,不要轻易放过,要找原因。如果排除肝硬化,血液病等。要重点检查左侧门脉高压疾病引起的脾肿大。如:胃间质瘤、胰腺尾部肿瘤等,还要鉴别布加综合征。这些病例我都遇到过。你作出这样的发现,能受到同行的好评。

2、肝脏或脾脏外伤时,有时可以用高频探头选用浅表模式看,可以更清楚显示脏器内的损伤及脾脏下包膜血肿。

长按识别加入超声医师集团

传递超声的学习与心声

超声医师集团曹雁

赞赏

人赞赏









































如何诊断白殿疯
白癜风什么症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