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定期体检成了“防微杜渐”,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威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比如最常见的超声检查,不少人就检查出了胆囊息肉的问题。

有些人不以为然,还有些人十分紧张,担心息肉会不会癌变。

那么,息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是不是所有息肉都需要手术切除呢?是不是息肉都会癌变呢?

胆囊息肉到底是个啥?

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因在临床上和影像学检查上很难明确其性质,故又称“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胆囊息肉在病理上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

胆囊息肉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男性高于女性。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在4.5%-8.7%。

引起胆囊息肉的原因尚不明确,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中年人群高发)、性别、饮食(高脂)、疾病(肝病、糖尿病、胆囊结石)等。

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右上腹或剑突下不适、疼痛或消化不良。只在体检时意外发现者居多。诊断以超声检查为首选手段,然对于良恶性判断,手术病理活检仍是诊断金标准。

胆囊息肉分型及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一般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也叫真性息肉,包括息肉型腺癌、腺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

非肿瘤性息肉也叫假性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病等。

目前,市面上尚无药物可以预防或消除胆囊息肉,手术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以预防息肉恶变和癌变。

那么,是不是息肉就都会致癌,都需一刀切呢?

/关键:看癌变的可能性/

安全型息肉

从息肉类型来说,胆固醇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癌变概率基本为0。部分患者,经过适当调理,甚至会自行消失。胆固醇性息肉是胆固醇代谢紊乱的表现,是胆固醇过饱和而析出的结晶和沉淀,刺激上皮增生所导致的。直径多小于1cm,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其后不伴有声影。而炎症性息肉,顾名思义也就是胆囊慢性炎症刺激增生形成的肉芽肿,患者往往同时伴有胆囊炎或胆结石。直径往往在5mm以内。

相对安全型息肉

胆囊腺肌病是黏膜上皮及平滑肌的慢性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胆囊壁肥厚性改变,常并发胆石症。是否恶变目前仍存在争议,但可以认为癌变率较低。

存在恶变/癌变风险型息肉

腺瘤性息肉是胆囊黏膜上皮增生型的良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为单发,好发于胆囊体、底部。它的发生和胆囊黏膜上皮慢性炎症导致上皮细胞异型增生有关,因此腺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尤其是直径大于1cm时。

目前国内外都公认胆囊腺瘤性息肉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恶变率在20%-38.9%,但从腺瘤到恶变所需时间还不明确。

息肉型胆囊腺癌息肉本身已经癌变,没什么好说的,挨刀是免不了的!

/除上述危险型息肉外,以下情况的息肉也需及时手术治疗/

1.息肉直径大于1cm;

2.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

3.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或邻近胆囊管开口;

4.息肉恶变的高危因素有:年龄超过50岁;单发或无蒂息肉且迅速增大;局灶性胆囊壁增厚超过4mm;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有上面任何一项高危因素的,应立刻手术治疗。

提醒:危险性小,医生建议不需要手术治疗的息肉,也不应放任自流。定期超声复查时必要的检测手段,一般来说,息肉直径5mm,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5mm的,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三次以上复查没有明显改变的,可改为每年复查,或身体有不适症状时进行检查。

yr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前兆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