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囊是什么?胆汁从哪里来?有什么作用?

答:胆囊是一个附着于肝脏下面开口肝外胆管的梨形结构,由于储存一部分来自肝脏的胆汁,故称为胆囊。胆汁是由肝细胞产生的,通过肝内、肝外胆管排入肠道,帮助食物消化。

2、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答:胆汁里有很多东西一般情况下呈溶解状态,就像糖或者食盐溶解在水里,如果浓度太高,有一部分就会形成结晶,然后进一步长大,变成团块,停留或者堵塞在胆道系统,影响胆汁的流动,就形成了结石。胆结石由于组成的成分不同,形成的部位、生长的时间不一样,其外观和结构也千姿百态,大的像鸡蛋,小的像泥沙。

3、胆结石有什么危害?胆囊结石有什么危害?

答:胆结石除了引起胆绞痛、隐痛、消化不良外,更大的危险是引起黄疸、胆管化脓,胰腺炎症,甚至导致死亡。胆结石长期刺激胆管壁或胆囊壁,可以引起癌变。胆囊结石病人都有胆囊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胆囊失去收缩功能,少部分可以癌变。如果结石阻塞在壶腹部或者胆囊管,则可以引起刀割样疼痛。假如变换体位或用药不能使结石离开梗阻部位,胆囊内就会产生很高的压力,胆囊壁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血供,细菌就很容易进入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胆囊壁坏死,甚至穿孔;有的可以破到肠腔,有的小结石或胆泥可被胆囊排到胆总管,引起胆总管梗阻,产生黄疸;有的结石长期在胆总管下端刺激下端狭窄,使这个像门一样特殊结构破坏,引起化脓性胆管炎,那将是终身的后遗症。所以有了胆囊结石就应该早治疗,不要有侥幸心理。

4、胆绞痛是怎么产生的?疼痛消失了是否就不用治疗?

答:结石堵塞在胆囊管或胆管内,使胆汁无法通过,人体就会自然产生一系列反应来克服它,如胆囊痉挛或胆总管下端括约肌收缩,用了很大的劲不能排出结石就会产生剧烈的疼痛。如果疼痛消失是由于结石全部排出的结果,那么就不用治疗,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绝大多数是由于结石暂时离开堵塞的部位,在一定的条件下,如进食油腻食物、疲劳、饮酒等,又可再次发作。所以只要结石存在,就要坚决清除它囊内就会产生很高的压力,胆囊壁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血供,细菌就很容易进入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胆囊壁坏死,甚至穿孔;有的可以破到肠腔,有的小结石或胆泥可被胆囊排到胆总管,引起胆总管梗阻,产生黄疸;有的结石长期在胆总管下端刺激下端狭窄,使这个像门一样特殊结构破坏,引起化脓性胆管炎,那将是终身的后遗症。所以有了胆囊结石就应该早治疗,不要有侥幸心理。

5、胆结石为什么会引起眼睛发黄、发冷发热?

答:胆汁是有肝脏产生,通过胆管进入肠道,胆管像一棵树,肝内胆管好比是树枝,胆总管好比是树干,胆汁从分支汇入胆管左右支,最后排入肠道。如果在主干梗阻,则肝脏产生的胆汁就排不出去,倒流到血液里,胆汁内的胆红素会沉着在眼睛和皮肤,表现为巩膜和皮肤黄染,这就是黄疸。胆管内有结石引起胆流不畅,肠道细菌就容易进入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人体就会出现畏寒、发热等反应。

6、胆结石是否必须治疗?

答:严格的讲,只要有结石就要治疗,因为正常的胆道系统不应该有结石存在,有人说胆结石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胆结石必然会给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的危害处在早期,没有明显的表现,有的已发展到必须要治疗的地步,医学实践证明,任何疾病治疗得越早越好。

7、得了胆囊息肉是否一定要治疗?

答:胆囊息肉大体分三种。胆固醇性息肉为多发性,直径一般不超过3MM,不会癌变,所以不必治疗;炎症性息肉是在胆囊炎症背景上产生的多灶性粘膜增生,虽然很少癌变,但如果胆囊炎症时间长,影响到生活质量,还是切除为好;第三种是真正的息肉,一般为单发,大小不等,超过10MM易癌变,应特别警惕。

有以下情况要及时手术:

(1)年龄较大的病人;

(2)单发息肉或少发的息肉,直径大于8MM;

(3)近期B超检查发现息肉长大明显;

(4)近期出现胆囊区隐痛或疼痛。

实际上,以息肉大小来决定是否手术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息肉不会告诉你何时会发生变化,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或B超提示癌变,则往往已为时太晚,这方面的教训并不少见。可喜的是,随着人们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防病意识的增强,特别是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出现,使得胆囊息肉癌变的发生明显减少。

8、胆囊会产生哪些病变?

答:胆囊是一个容易得病的结构,有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癌和一些少见的病变。

9、哪些人容易患胆囊结石?

答:国内外作过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以下人群易得胆囊结石:

1)女性;

2)年龄超过40岁

3)肥胖者

4)家族中有胆囊结石者

5)高脂饮食者

6)有肝脏病变者

7)早餐禁食者

8)口服避孕药者

10、胆囊结石有哪些危害?

答:胆囊结石病人都有胆囊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胆囊失去收缩功能,少部分可以癌变。如果结石阻塞在壶腹部或者胆囊管,则可以引起刀割样疼痛,假如变换体位或用药不能使结石离开梗阻部位,胆囊内就会产生很高的压力,胆囊壁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血供,细菌就很容易进入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胆囊壁坏死,甚至穿孔,有的可以破到肠腔,有的小结石或胆泥可被胆囊排到胆总管,引起胆总管梗阻(产生黄疸),有的结石长期在总管下端刺激下端狭窄,使这个像门一样特殊结构破坏,引起化脓性胆管炎,那将是终生的后遗症。所以有了胆囊结石就应该早治疗,不要有侥幸心理。

11、胆囊慢性炎症,如果没有结石怎么办?

答:胆囊慢性炎症分两类,一类是伴结石的,一类是不伴结石的,称为无石性胆囊炎,它可能与变态反应或微生物感染有关,也可能是肝炎的一部分,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腔胀、隐痛,进食油腻食物症状加重,有的症状可以较重,经常发生,影响日常生活。尽管没有结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切除胆囊,原因是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而且胆囊壁的慢性炎症过程是不可逆转的。

12、治疗胆囊结石有哪些方法?

答:治疗方法分两大类:一是保留胆囊的治疗方法,如中药排石,中西药物溶石、冲击波碎石排石;另一类是切除胆囊的方法,如剖腹胆囊切除、小切口胆囊切除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第一类方法目的是保留胆囊,但是缺点是治疗效果太差,而且容易重新长出结石,第二类方法虽然有一定创伤,但是治疗效果可靠,没有结石复发之缺点。

13、治疗胆囊结石最好的方法是哪种?

答: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法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对人体没有损伤;(2)保留胆囊功能;(3)效果可靠;(4)结石不再复发,但是迄今还没有具备上述条件的治疗方法,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因为保留胆囊就意味着必然要复发,在没有解决这一难题的前提下,只有这个方法接近上述条件,它对人体损伤很小,效果几乎%,胆囊结石不可能再发。

14、胆囊切除后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答:首先,胆囊是一个有用的辅助器官,但是实践证明它并非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少数病人在术后一段时间内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调节饮食和适当调节肠道功能在1-3个月内恢复;其次,我们切除的是有病变的且可能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的胆囊,结果是治好疾病,改善病人营养,提高了生活质量,综合效果是利大于弊。最后,一百多年的临床证明胆囊切除对人体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15、胆囊切除以后饮食需要注意点什么?

答:在术后近期内应当进食低脂易消化食物,随着胃肠功能恢复,以后可以放开限制,只要你想吃,任何东西都可以。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胆囊切除以后,不能进食脂类或高蛋白食物,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如果你还有其它问题,需要调节饮食结构,那么原来的方案无需更改。

16、胆囊切除手术后有一段时间出现腹泻,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一部分病虽然临床症状较重,但胆囊功能没有完全丧失,对胆流有一定调节作用,胆囊切除后,在消化间期胆汁直接流入肠道,引起肠运动加快,导致大便次数增多,这种情况随着肝肠之间协调性改善会很快恢复正常。

17、胆管结石有哪些类型?

生长在胆囊以外胆管里的结石称胆管结石。在肝内的称肝内胆管结石,在肝外的称肝外胆管结石。胆管结石可以原发于胆管内(称原发性胆管结石),这种比例较小;它也可以是从胆囊内排入胆总管内(称继发性胆管结石),占绝大多数。

18、胆囊为什么容易发炎?

(1)胆囊是胆囊管末端的扩大部分,胆汁进入胆囊或自胆囊排出都要经过胆囊管,胆囊管直径2~3mm,胆囊管内粘膜又形成5~7个螺旋状皱襞,使得管腔较为狭小,这样很容易使胆石,寄生虫嵌入胆囊管。嵌入后,胆囊内的胆汁就排不出来,这样,多余的胆汁在胆囊内积累,长期滞留和过于浓缩,对胆囊粘膜直接刺激而引起胆囊壁的炎症改变。

(2)供应胆囊营养的血管是终末动脉,当胆囊的出路阻塞时,由于胆囊粘膜仍继续分泌粘液,造成胆囊内压力不断增高使胆囊膨胀、积水,越发增加胆囊壁血管的缺血、坏死。当胆囊缺血时,胆囊抵抗力下降,细菌就容易生长繁殖,从而发生胆囊炎。

(3)由于胆囊有储藏胆汁和浓缩胆汁的功能,因此胆囊与胆汁的接触时间比其他胆道长,而且,接触的胆汁浓度亦高,当此时人的胆道内有细菌时,就会发生感染,形成胆囊炎的机会当然也就增多了。

19、胆绞痛是怎么产生的?疼痛消失了是否就不要治疗了?

当结石堵塞胆囊管或胆总管时,胆囊或胆管的局部肌肉会发生收缩痉挛,从而产生上腹部的剧烈疼痛,医学上称为胆绞痛。绝大多数结石通过应用解痉止痛药后疼痛暂时缓解,结石仍然存在,今后在进食油腻、疲劳等情况后,绞痛又可以再发。因此,只要结石存在,应该尽早的清除它。

20、如果胆囊结石与慢性胃炎都存在,怎么办?

这两种病可以有相同的临床表现,如果有典型的胆绞痛,当然是先作胆囊手术,再治疗胃炎。如查症状不典型,则使人举棋不定。正常的思路仍然应该解决胆囊问题,再治疗胃炎。因为胆囊结石的治疗是立竿见影的,切除后仍有症状则可能系胃炎所致,应当集中力量治疗胃炎,切除胃的代价远较切除胆囊为大,长期药物治疗很难确立其效果,因为治胃的药对胆囊无效。

21、糖尿病患者做腹腔镜胆囊手术安全吗?

只要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得到适当控制,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安全地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过去最担心的是切口感染,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用1-3个小孔,所以这一问题可以不必担心。

22、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要注意些什么?

术后6-8小时,就可以自己或在家人的帮助下起床大小便,不要依赖便盆,次日就应下床活动,进食流质或柔软易消化的食物,不必等到肛门排气才进食。术后会有穿刺孔轻度疼痛,一般可以忍受,如果比较敏感,可以用止痛剂。总之,术后应该争取早点恢复日常活动,应当忘掉传统的做法。

23、胆结石为什么会引起胰腺炎?

胰在胃的后面,主要作用是生产消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的酶,这些酶溶解在胰液里,通过胰腺管道排到肠里,消化食物。极大多数情况下,胆管与胰管先汇合在一起再进入肠道。如果开口阻塞,胆汁就可能逆流到胰腺内,激活胰腺中消化酶,使胰腺发生“自身消化”,从而引起胰腺炎,这叫做胆源性胰腺炎。

24、多吃油腻的东西容易得胆结石吗?

饮食习惯与胆结石的发生有很大联系。长期嗜吃油腻食物、奶类等高脂肪饮食者,会使体内血脂增高,增加胆汁胆固醇含量,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高饱和状态,导致胆固醇在胆壁沉积或形成结晶体,进而形成结石。肥肉、奶油、牛油、肝、鱼卵这些肉类也含有大量脂肪,要适当少吃。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晚饭一定要清淡,否则所摄入的或经肝脏合成的过多的胆固醇都贮存在胆囊并经胆囊高度浓缩,很容易形成结石。此外,这一习惯也容易导致心血管问题。

25、不吃早饭会易引起胆囊结石吗?

人在早晨空腹时,胆囊内胆汁经过一夜大约10小时的贮存,使胆汁中的胆固醇的饱和度较高。在正常吃早餐的情况下,由于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同时食品刺激胆汁分泌,造成胆囊内残存的胆汁中的胆固醇饱和度降低,而使结石不易形成。假如不吃早餐,由于空腹时间过长,胆囊内胆汁贮存时间过久,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容易逐渐形成结石。所以说,大家应该明白按时吃早餐的重要性。

26、什么是胆囊癌及其高危人群?

胆囊癌是发生于胆囊的实质性癌,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与慢性胆囊炎、瘫痕组织不易区别,有时呈宽基的息肉状。以浸润性或硬化性的腺癌多见,恶性程度较高,易经胆囊床侵犯肝组织等邻近脏器和组织,预后较差。胆囊癌的高危人群有:胆结石患者、胆囊壁增生、有胆囊癌家族史等。

27、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一种胆囊腔内的良性占位性病变,以胆固醇性息肉多见,多无症状,部分患者有上腹部不适或隐痛,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该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以非术治疗为辅。

28、什么是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也称为胆囊腺肌瘤病,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因为是良性病变,医院做微创保留胆囊的局部切除,术中送冰冻病理切片化验,如为良性,结束手术。少数为恶性的,需切除胆囊。

29、什么是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由化学刺激(浓缩的胆汁或返流入胆囊的胰液)和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胆囊壁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可有发热、右上腹疼痛和恶心、呕吐、黄疸以及白细胞增多等,95%以上的急性胆囊炎是由结石阻塞胆管引起,又被称之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绝大多数与胆石症同时存在,称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极少数是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一般是B超发现而无临床症状或仅有上腹部的经常性隐痛。慢性胆囊炎以慢性起病,也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迁延发作而来。

30、急性胆囊炎的病因有哪些?

急性胆囊炎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1.结石在胆囊管嵌顿引起梗阻、胆囊内胆汁滞积、胆囊粘膜缺血性坏死等引起炎症。2.细菌感染,以大肠杆菌为主的肠道细菌逆行感染。3.化学刺激:如胰液经胆总管返流引起胰酶性胆囊炎。

31、胆固醇结晶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下脂溶性的胆固醇靠胆汁酸和磷脂的帮助,能完全溶解在胆汁中,不会有胆固醇结晶析出。但是,胆汁酸和磷脂溶解胆固醇的能力有一定限度,若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超过了胆汁酸和磷脂溶解胆固醇的能力,胆汁中胆固醇就不能完全溶解,进而析出胆固醇结晶而发生沉淀。析出的胆固醇结晶相互聚结,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胆囊结石。









































鏈変粈涔堟不鐤楃櫧鐧滈鐨勬柟娉?
鐧界櫆椋庣殑鏃╂湡鐥囩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