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穿上这身白大褂起,接触了太多的胆结石患者,其实身体任何部位长结石都是正常的,
一位合格的中医,在病情可以调理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愿意轻易就让患者去手术的挨刀子的。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称之为“胆石症”,其病因多与饮食不当、情志不畅、体质虚弱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胆结石的形成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脾胃虚弱等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因此,治疗胆结石可以从清热利湿、疏肝利胆,还要调理脾胃、活血化瘀的角度进行诊治。
我曾经有一个胆结石的患者就在手术前2天,听朋友介绍找来我,患者自述右胁胀痛,一吃东西就胃痛,有时会嗳气,反酸,口苦,偶尔会后背疼,大便干,舌红苔黄腻,头两侧有白发。
辨证后见方:金钱草、鲜竹叶、玉米须、白术、茯苓、郁金。
7剂药喝完,患者疼痛、腹胀、呕恶之感基本消失。
二诊时调整药方,一次上厕所右腹部一阵剧烈的疼痛,之后排出3颗绿油油的豆大的石头,后又调了几次方子,医院检查,结石也排出去了。
中医里的胆包括胆管和胆囊,有“胆者,中清之府以通降为顺”之说,胆其实就是一种媒介,什么意思呢?
脾胃是身体最大的代谢系统,有升清降浊的能力,将吃进来的东西,通过脾升发到各个器官。再通过胃降浊,把毒素垃圾,排到大小肠,而胆就是脾和胃的媒介,用来分解脾胃之间的物质,不论是给器官的物质,还会器官代谢出来的垃圾,都需要胆汁来分解。
胆内是以通降为主,患者舌苔黄腻,代表他脾胃非常不好,有瘀滞情况,还生了热邪。
胆汁来源于脾胃,当脾胃不好,运化能力失常,气血生化乏源,胆汁减少,分解毒素垃圾
精微物质等能力减弱,导致整个中清之府堆满了垃圾,还生了热邪。胆结石就是热邪炙烤垃圾,毒素的病变产物。针对这些情况,我是这样用药的:
1、排石去热:
金钱草和鲜竹叶能生津解毒,利尿,被称为“排石圣药”,搭配可以清肝利胆的玉米须,作为药引,可以快速排石。
2、健脾舒肝:
白术和茯苓,健脾燥湿,利水利湿,加速代谢体内垃圾;自古肝胆相照,用郁金疏肝理气,有助于排石,固本,防止复发。
对症下药,可以有效的帮助我的患者避免手术之痛,我真的是挺开心的,当然一切的前提是,胆结石有中药调理排出的可能性,如果体内结石过大病情过于复杂,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切忌不要病急乱投医!
#i健康MCN发文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