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槟酒的故事

我向来对洋酒不太感冒,独独喜欢起泡酒。

起泡酒是白葡萄酒加糖和酵母后二次发酵而成,醇厚的甜味和碳酸饮料独有的酸爽感让人欲罢不能。看着酒杯中中冉冉升起的气泡和挂在壁上一粒粒珍珠般的气泡,似乎一种优雅的小资情调悠然而起。

起泡酒中最经典的当属香槟(champagne)了。据说,只有产自法国香槟地区的起泡酒才能叫做香槟,其他地方的起泡酒要是自称香槟就是欺诈,然而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

我有一个朋友对红酒文化颇有研究,一次在外聚餐点了香槟,上来的却是美国加利福尼亚香槟。众人不忿,欲找经理理论,被朋友拦下,讲了一段香槟的历史。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阵营投降而结束。随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商讨分赃事宜。经过长达一年的争吵,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法国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应法国的要求和约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同时,鸡贼的法国人还在条约中塞进了一条关于香槟酒的条款——只有法国香槟地区的起泡酒才能叫做香槟,其他地区的起泡酒不能使用香槟这一名称(其实,之前经过上百年的演变历史,香槟酒早就已经成了气泡酒的通用名词了)。疲惫的各国代表对这条无伤大雅的条款也就不再讨论,纷纷签字通过。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转给日本人,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代表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中国并非《凡尔赛和约》的签约国。所以在中国,将任何起泡酒称为香槟都是合法的。

尽管《凡尔赛和约》主导人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但美国国会拒绝通过《凡尔赛和约》,美国人最终也没有在合约上签字。所以在美国,将任何起泡酒称为香槟也都是合法的。

朋友总结道:在中国,买到美国的香槟酒,是没有地方说理的。

在超声声像图上,有一个征象就叫做“香槟征”(champagnesign)。“香槟征”的表现就像酒杯中气泡升起和挂壁一样,故名,主要见于气肿性胆囊炎。

气肿性胆囊炎是一种少见的急性胆囊炎,胆囊壁坏死、产气菌感染导致气体在胆囊腔内或壁内形成,常常伴有胆囊坏疽和穿孔,死亡率高。男性受感染的几率是女性的两倍(一般急性胆囊炎的情况恰恰相反)。大多数患者年龄在50到70岁之间,并有潜在的糖尿病。临床表现往往是潜伏的,随后可能进展迅速。多达三分之一的患者初期可能是无症状的,局部压痛往往不是主要的临床特征。

胆囊动脉的血管病变被认为是气肿性胆囊炎的重要原因。它与无结石性胆囊炎相关,并伴有较高的胆囊穿孔发生率。常见的致病菌包括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和脆弱拟杆菌等。

声像图上,气体较多时胆囊区域被大量气体占据,并遮挡后面的结构。气体较少时会出现典型的“香槟征”:胆囊壁上挂满大量的微气泡构成的点状强回声灶,胆囊腔内上部可见片状气体强回声聚集,变换体位时,可见大量的强回声气泡在囊腔内漂浮。

CT是诊断气肿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段。

气肿性膀胱炎也可以出现“香槟征”。

图气肿性胆囊炎声像图——香槟征:胆囊壁上挂满大量的微气泡构成的点状强回声灶,胆囊腔内上部可见片状气体强回声聚集,腔内可见点状强回声漂浮。

张华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