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
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10年前
老王因为腹痛、呕吐
查出胆囊结石胆囊炎
经过抗感染治疗、补液、解痉
症状后好转出院
没想到的是
出院后
胆囊结石还是经常发作
腹痛不止
医生考虑是慢性胆囊炎这个折磨人的“妖精”,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老王切除胆囊。老王害怕有并发症、后遗症等,选择了保守治疗。
胆囊一直陪伴我
有它我就能和兄弟们肝胆相照
没它我会被敌人嘲笑无胆鼠辈
切了后有并发症、后遗症怎么办
医生,我不切
老王虽然不想切
但是结石很嚣张
胆囊很脆弱
10余年来
胆囊结石时不时兴风作浪
老王忍痛吃药,苦苦坚持
诶,真不容易
然而结石并没有因为
老王的忍让适可而止
结石在胆囊内长期摩擦、运动
造成了胆囊严重水肿、粘连
堵住了胆囊管
结石越长越多
发展为急性重症胆囊炎
剧痛难忍,老王这才来到
医院就诊
该院肝胆外科刘荣梁主任
详细询问病情、完善检查后
明确告诉老王
为了以后的健康和有质量的生活
只有丢车保帅
切除这个“坏胆”!
胆囊手术首选腹腔镜切除治疗,与开腹胆囊切除相比,腹腔镜下切除术具有恢复快、损伤小、疼痛轻、手术瘢痕不易发现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
4月14日,做好相关术前准备后,刘荣梁带领手术团队为老王了做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老王的胆囊严重水肿粘连,增加了手术难度。
幸好刘荣梁团队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地解剖胆囊,取出了数10颗绿豆大小结石,顺利完成了手术。
对于很多胆结石患者来说
切还是不切是个两难的抉择
今天我们请刘荣梁主任
和大家聊聊
胆结石那些事
什么是胆囊结石?
胆囊结石属于胆囊的一种良性病变,病因复杂,与年龄、性别、肥胖、生育、种族、感染、饮食、家族及个人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我国,胆囊结石的患病率约10%,也就是说,约10个人就有一个人患有胆囊结石。
在疾病初期,胆囊结石对人体的损害和功能的影响较小,部分病人可多年或终身无明显症状。
随着时间延长,许多患者体内胆囊结石逐渐增大、增多,结石对胆囊壁的长时间刺激将导致胆囊功能逐渐丧失,进而形成急、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癌等病变。
特别是当较小的结石掉入胆总管时可引发化脓性胆管炎,甚至是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
胆囊结石到底该不该切?
胆囊结石切还是不切
要看症状和并发症
刘荣梁表示,没有症状的胆囊结石,一般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可以定期复查。
但如果无症状的胆囊结石符合有下面任何一种情况,就需要进行手术。
①结石数量多以及结石直径大于2cm
②胆囊壁钙化或者瓷性胆囊
③无症状胆囊结石伴有胆囊息肉,息肉直径大于1cm
④充满型结石
如果你的胆结石已经有并发症,那么,建议手术切除。
①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发病72h以内,有明确手术指征(化脓性、坏疽性、梗阻性)
③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尤其是易造成嵌顿的小结石
③胆囊萎缩已无功能
④糖尿病病人的胆囊结石
仿佛听到了许多人呐喊:那是我的胆啊,怎能就这么切了呢?只能说,一味地强调“保胆取石”,结果很可能是“虽然胆囊还在,但是并没啥卵用”,还可能是给结石复发打造一个“温床”!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胆囊结石伴萎缩性胆囊炎很有可能会引起癌变!
切除胆囊后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总体来说,胆囊切除对于人体的影响并不大。
胆囊是人体储存胆汁的容器,不断地将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起来,并加以浓缩,在进食的时候,胆囊通过自身的收缩,将浓缩的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脂肪。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形成胆总管进入小肠,胆囊就像河流侧支的湖泊起调节水流量的作用。
胆囊切除后,胆汁经胆总管直接、持续地进入十二指肠,暂时失去了胆汁浓缩和存储的功能,因此在人们进食时较前没有足够的胆汁来帮助消化,会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腹部不适、腹胀、腹泻等,尤其是吃油腻食物时。
但人体可以逐步适应这个变化,这一过程大约需要2~3个月的时间。在这段代偿、适应的时间里,消化吸收脂肪的功能会暂时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时应对的办法是少食多餐,避免过渡油腻饮食,2-3个月以后,根据对食物的反应,也可以逐渐适当增加一些脂肪食物,由少到多,如有不舒服,再酌情减少或暂时不吃。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对脂肪食物也就不会有任何反应了。
所以大家不必把这个“坏胆”看得那么重,有它没它我们照样过正常人的生活!
▲此信息为广告推广,广告图文及服务由品牌方提供,解释权归商家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