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患有胆囊结石多年,此前一直选择保守治疗,今年7月复查时发现,结石在半年时间内几乎长大了一倍,且合并胆囊炎和胆囊腺肌症。考虑到其有冠心病和慢性心衰病史,医生制定了一套超微创的手术方案,既解决了结石病痛,又避免了加重心脏的负担。8月7日,该男子已经能够下床活动,并对前来查房的医生连连道谢。
陈先生是一位拥有30多年驾龄的火车驾驶员,二十年前就患有胆囊结石,由于当时石头比较小,就选择保守治疗。近两年间突发了2次急性结石痛还伴有恶心,每次通过消炎才能得到缓解。
今年年初体检,医生发现陈先生的胆囊结石直径长到了1.7cm。但考虑到年时患有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体内置入了两枚心脏支架,本想等退休之后再处理结石,可7月份复查时,结石直径竟然达到了3.0cm,短短半年的时间几乎长大了一倍。考虑其结石生长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胆囊坏疽、穿孔,甚至容易引起胆囊病变,医生建议尽早处理。
“我之前有个同事就是做的单孔手术,感觉蛮好。然后我又从网上看到这里有不打气的手术,对我们有心脏病的人来说更安全些,我就直接过来了!”陈先生表示道。
磁共振下的“花生样”胆囊
入院后,陈先生做了一系列相关的检查,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腺肌症。从影像上可以看到陈先生的胆囊形似一颗“花生”(正常的胆囊形似一颗梨子)。心脏B超结果显示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只有43%(正常值为50%—70%)。“如果通过正常的单孔腹腔镜下胆囊手术,二氧化碳气体对于心脏的负担过重,可能会再次引起心梗。”武医院主治医师邱实介绍。
根据检查结果,考虑到陈先生有冠心病和慢性心衰病史,武医院诊疗团队为他制定了一套超微创的手术方案。8月4日,医生通过一个内置式软质手术通道,为陈先生进行了在不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的情况下进行的单孔免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高清腹腔镜下可以看到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较轻,三角解剖清晰,顺利剥离胆囊并取出后手术结束,不打气的同时既解决了陈先生的结石病痛,又避免了加重心脏的负担。术后6小时,陈先生就已经自行下床活动,第二天开始少量进食,恢复状况良好。
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常务副院长江帆手术中
武汉普仁胡海胆石病常务副院长江帆表示,目前正处于外科微创时代,而常规的腹腔镜手术都需要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让腹腔能膨胀起来为我们创造一个适宜的操作空间。但是往往患者术后会出现皮下气肿、气体栓塞、腹胀、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单孔免气腹胆囊切除手术,既避免了CO2气腹环境下患者术后背痛、肩膀痛等问题,同时也减轻对心脏的负担。所以对于身体条件差、器官功能欠佳以及老年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心脏病不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基础疾病的管理;同时,无论何种疾病一定早诊断、早发现,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早治疗!
记者:罗冰通讯员:李林牧姜婵媛叶欣
编辑:王建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