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提起胆囊,您是否会想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那种口尝苦胆的滋味,几人能体会?胆囊与肝相依相偎,真正是“肝胆相照”!虽然胆囊栖身于肝脏的羽翼下,但也容易患病遭殃,发生各种疾病,比如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等,都是“谋害”胆囊健康的“杀手”,如何对付这些“杀手”?今且看中医高手如何与胆囊息肉过招!

田某,男,46岁。

右上腹胀痛,时好时坏10年。

病人10年前因家庭琐事郁闷寡欢,后来又因饮食不洁,引起右上腹胀满疼痛,此后每因情绪不佳或过食肥甘厚味而诱发,善太息。医院B超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经常口服消炎利胆片,效果不甚明显,去年复查B超,发现3个胆囊息肉,最大的0.6cm×0.8cm,当时医生建议他手术治疗,病人拒绝,遂求中药治疗。

刻诊:神清,面色晦暗,右上腹胆区有压痛,病人身困,饮食厌油腻,自觉右上腹胀满不适,二便正常,舌红苔稍黄腻,脉弦略涩。

诊断:胁痛(湿热痰瘀内阻,胆络气血不通),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

方药:柴胡10g,黄芩10g,青皮10g,厚朴10g,金钱草30g,蒲公英60g,栀子30g,土鳖虫15g,白僵蚕15g,半夏20g,鳖甲30g,乌梅20g,鸡内金30g,黄芪50g。

方中柴胡、青皮、厚朴疏肝解郁理气;土鳖虫活血;金钱草、蒲公英、黄芩、栀子清热利湿解毒;白僵蚕、半夏化痰散结;鳖甲软坚散结,又能防利湿伤阴;乌梅利胆消胬肉,此为治息肉要药;鸡内金消积滞;黄芪对慢性病的痊愈起促进作用,又能防行气药伤正气。久病多痰瘀,慢性胆囊炎的胆壁增厚及息肉我都是按痰瘀论治。

药后3天,症状明显好转,10日症状消失,减半蒲公英、栀子剂量,加白术15g,

又巩固治疗半月。

后来病人回医院进行复查,胆囊息肉由原来的3个,变为1个,最大的由0.6cm×0.8cm缩小到0.1cm×0.2cm,几乎看不到了,当初建议他手术的医生甚为吃惊,连呼:怎么可能?!

胆囊息肉分很多种,如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有恶变可能。所以对于息肉较大(超过1cm),或增长速度较快的,要详细检查并确立治疗方案,或采取手术治疗。至于需要保守治疗的病人,应定期检查,以观察其形态变化及增长速度。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等相对较易治疗,容易获效。在选药时,当以虫药优先。取其搜剔之性,峻猛之力,否则实难见效。乌梅为治息肉要药,治疗此病,更不可少。用药剂量需慎重掌握,要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而定。因为此病疗程较长,尽量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此病总的治疗思路应该围绕疏肝利胆、化痰祛瘀、软坚散结、化积消胬等法为主。根据病人的不同病因病机,施以最恰当的方药来对症治疗。

新媒体编辑:王丹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高手过招——中医临床实战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余浩主编)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