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或隐痛、恶心、嗳气、反酸、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进食后症状加重……你以为这是胃病,所以喝杯热水,自己吃点药就没事了?你知道吗,胆囊结石和胆囊炎都有可能有导致症状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

采访专家

医院胆石病科副主任医师王维东

慢性胆囊炎易与胃病混淆

如果你在聚餐时,吃了大量油腻、高脂食物,喝了几杯酒,会出现右上腹胀痛或阵发性剧烈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抽血检查会发现白细胞增高,B超检查可以发现胆囊肿大,这通常是急性胆囊炎的典型症状。

医院胆石病科副主任医师王维东提醒大家,其实大部分胆囊炎是慢性的,一般疼痛不太明显,但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不舒服,如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和胃病的症状很相似,需要通过B超检查来鉴别。

非结石性胆囊炎也可以很凶险

大部分的胆囊炎是由胆结石引起的,但在临床中,还有一部分胆囊炎症状同样是中右上腹绞痛、压痛,B超检查后显示胆囊水肿明显,但里面却没有结石。

这种非结石性胆囊炎多见于胃手术患者(神经损伤导致胆囊收缩不好)、长期肠外营养患者(胆囊功能发生改变)和胆囊腺肌症患者(胆囊壁增生,导致胆汁流通不畅),而且多为急性发作,进展迅速,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致胆囊坏死和穿孔,非常危险。所以出现胆囊炎的急性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防止意外发生。

这些是胆囊炎高发群——

?长期不吃早饭,晚上大鱼大肉、过量进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孕期女性或多次怀孕的女性、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或口服避孕药的女性

?快速减肥;

?头孢抗菌素应用时间过长

这样诊断——

除了医生通过症状、外部检查来初步诊断外,B超检查是胆囊疾病最准确和有效的检查手段。

这样治疗

根据胆囊炎的不同发病原因,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发作期:进展迅速,不及时治疗容易发生坏疽穿孔,一旦诊断应立即进行手术。

慢性期:先检查评估胆囊功能,如果胆囊功能良好,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口服利胆药,解除诱因;如果胆囊功能已基本丧失,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

王主任表示,对于直径<5mm的结石,首选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熊去氧胆酸类药,可以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可帮助胆固醇过多引起的小结石溶解。服用药物4-6个月后需复查,如果药物无效,应尽快进行手术干预。

对于直径>5mm的结石,只靠药物很难有效,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保胆取石逐渐被更多人接受

保胆取石术在肝胆界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尚未达成共识。很多医生不提倡保胆取石的原因是认为术后胆结石的复发率会很高。但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对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取出结石,保留胆囊,并采取干预手段预防复发,对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王主任表示,对于胆囊功能较好,结石数量较少且不易复发的患者则尽量进行保胆取石,如果患者结石较易复发,应积极寻找诱因,避开诱因,也可进行保胆取石手术。但如果胆囊功能不好、多为泥沙样结石或原因不明的易复发结石,还是应该进行胆囊切除。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做完保胆取石手术后不代表万事大吉,一定要遵医嘱调整生活习惯,医院复查,以防复发。

胆囊炎合并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可分为真性息肉(多为单发,长得较快,易癌变)和假性息肉(多为良性,如胆固醇息肉为胆固醇囤积而成)。如果为假性息肉,原则上应进行保胆取息肉手术;如果息肉有癌变倾向,则要进行胆囊切除。

胆囊炎合并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增生病为一种原因不明的胆囊壁增生性疾病,可分为三种类型:

?局限型:胆囊壁局部(多为底部)发生明显增厚,常为单发。可通过微创手术切除胆囊底部,缝合后可保留胆囊功能。

?弥漫型:整个胆囊壁均有增生。需要进行胆囊切除。

?节段型:胆囊壁的一段发生增生,常造成胆囊环形狭窄,导致胆汁流通不畅。如果环状狭窄距胆管口较远,可切除这个节段,保留胆囊功能;如距离较近,则要进行胆囊切除。

术后调养要注意

对于切除胆囊的患者,如果没有并发症,饮食上没有特别禁忌,但早期应以清淡为主,并根据身体的恢复过程,逐渐增加饮食量和改变烹调方式。

而做了保胆取石手术的患者,术后一年半左右应坚持服用降低胆汁内胆固醇浓度的药物,饮食上要坚持晚上多素少油、早上吃荤的原则,逐渐养成习惯,保护胆囊功能。

医生叮咛

为了你的胆囊长久健康,务必与你的经治医生保持联系。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中科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人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