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胆囊炎是指发生在胆囊的细菌性和(或)化学性炎症,胆汁中有细菌生长。胆道感染与胆石症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梗阻可造成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反复感染又是胆石形成的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二.临床表现
★急性胆囊炎:
(1)症状
1)腹痛:多数病人有上腹部疼痛史,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常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发作,疼痛可放射至右肩及右肩胛下。
2)消化道症状:腹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
3)发热或中毒症状:根据胆囊炎症反应程度的不同,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和脉搏加速。
(2)体征
1)腹部压痛:右上腹可有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
2)黄疸:10%-25%的病人可出现轻度黄疸。
★慢性胆囊炎:
症状常不典型,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厌食油腻和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以及右上腹和肩背部隐痛。多数病人曾有典型的胆绞痛病史。
三.处理原则
主要为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取决于病人的病情。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
(1)诊断明确、病情较轻的急性胆囊炎病人。老年人或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经过非手术治疗待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后再择期手术治疗。
(2)非手术治疗措施包括禁食和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解痉止痛、控制感染及全身支持,服用消炎利胆及解痉药,在非手术治疗期间若病情加重或出现胆囊坏疽、穿孔等并发症应及时手术。
2、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的选择:急诊手术适应证:
1)发病在48-72小时以内者。
2)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持续加重者。
3)合并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者。其余病人可根据情况择期手术。
(2)手术方式的选择:
1)胆囊切除术:根据病情选择开腹或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
2)胆囊造口术:目的是减压与引流胆汁。
四.护理
★疼痛
(1)卧床休息: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指导其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目的。
(2)合理饮食:病情较轻且决定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病人指导其清淡饮食,忌油腻食物;病情较重且拟急诊手术的病人给予禁食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和腹痛。
(3)药物止痛:对诊断明确的剧烈疼痛者,可遵医嘱口服或注射等方式给予消炎利胆、解痉或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4)控制感染:遵医嘱合理应用抗菌药。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在病人禁食期间,根据医嘱经静脉补充足够的水、电解质能量和维生素等,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潜在并发症:胆囊穿孔
(1)加强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腹痛程度、性质的变化。
(2)减轻胆囊内压力:遵医嘱应用敏感抗菌药,以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炎性渗出。
(3)及时处理胆囊穿孔:一旦发生胆囊穿孔,及时通知医生,做好紧急手术的准备。
五.健康教育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及精神高度紧张。
2.低脂饮食,忌油腻食物,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3.非手术治疗及行胆囊造口术的病人,应遵医嘱服药,医院检查,以确定是否手术治疗和手术时机;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应严格限制油腻饮食,遵医嘱服用消炎利胆和解痉药物。若出现腹痛、发热和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VIP病房全体工作人员祝大家拥有美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