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一、A11、E

拓展知识点(了解即可):洗手时需注意洗手方法正确,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洗手后手上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2、C

各种诊疗性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面积,以穿刺或注射部位为中心,一般不小于5cm×5cm。

3、E

器官移植手术和处于重度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术前准备可用除菌皂液擦拭洗净全身皮肤以预防感染。

4、D

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片,做简单隔离操作时,使用避污纸可保持双手或物品不被污染,以省略消毒程序。避污纸不适合于护士接连进行的治疗和操作。

5、E

若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医护人员需要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洗手,A、B、C、D均错误,故选E。

6、B

拓展知识点(了解即可):正确的是刷洗3遍,每遍3分钟,共约10分钟,故B错误,而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

7、A

卫生手消毒主要是去除手上绝大部分的暂住微生物。

8、E

因为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双手不能有效地清除手上的各种暂住菌,没有达到洗手的目的,所以是错误的,医院洗手设备的要求。

9、B

手部皮肤的细菌分为暂住菌和常住菌,暂住菌主要是通过接触而附在皮肤上,常住菌则是指皮肤上定植的正常菌群。

10、D

过氧化氢液既适用于口腔含漱又适用于外科伤口清洗,而其余各项只可用于皮肤、黏膜的消毒,不用于口腔含漱。

11、E

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6分钟,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

12、D

连续为不同病人更换引流袋时,每更换一个病人,需摘掉手套,重新洗手、戴手套。所有病人更换完毕后,摘手套,洗手。

13、E

洗手和对卫生手消毒的指征(1)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答案E戴无菌手套后可进行操作,不是洗手的指征。

14、A

外科手消毒后,应保持双手高过肘部,并远离身体,以背开门进入手术室,避免手、臂再被污染;手、臂若触碰非无菌物品,应重新刷洗。

15、E

洗手和对卫生手消毒的指征(1)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答案E,不是洗手的指征。

16、C

消毒药液不能敞口放置,以避免药物挥发,影响有效浓度,并防止消毒药液遭受污染,更不能用碗、盘等盛放消毒药液。正确的方法是:将消毒药液封闭在有盖的下口瓶内,应用压力开关、脚踏式开关或红外线感应式开关,随用随开。接取药液。所以,C为正确答案。

17、E

ABC都是洗手的指征,可阻断细菌传播,医院感染率有重要作用;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应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手消毒。所以,E为正确答案。

18、B

选择手消毒剂时,要求该消毒剂对致病微生物有杀灭效果,而不一定能杀灭一切病毒、细菌及芽胞。

19、C

洗手时,不能用热水器将水预先加热到37℃,因为这种水容易被铜绿假单胞菌及近似的假单胞菌,或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污染,如有必要用温水洗手,应将水加热后立即使用,或使用前现用热水和冷水调和;液体皂液每次用完后,皂瓶须经清洗、消毒后再装入新皂液,切勿未用完就添加新液,以防止细菌生长;水龙头是接触传播感染的危险装置,洗手后拿纸巾去关闭水龙头,可防止已清洁的手再污染;绝对不可为了防止溅水而将纱布缠绕在水龙头上,因为湿纱布有利于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繁殖;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消毒。所以,C为正确答案。

二、A21、D

病原微生物污染皮肤的消毒:彻底冲洗。采用碘附原液擦拭作用3~5分钟,或用乙醇、异丙醇与氯已定配制成的消毒液等擦拭消毒,作用3~5分钟。

2、B

乙型肝炎病毒属血源性传染病病原体,应进行血源性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皮肤的消毒。

第六章、一、A11、D

紫外线消毒时,要求每立方米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该检查室空间为25×3=75m3,假设须装a盏灯,则≥1.5w/m3,得出a≥3.75,应至少装4盏灯。

2、A

清洁的程序遵循从洁到污的原则。清扫病人房间应先一般病人房间,后感染病人房间。

3、C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只能采用空气洁净技术。

4、B

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一般均应大于30min。

5、E

外科监护病房可选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和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等方式进行空气消毒。其他选项均不适宜。

6、D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灯制备,消毒环境中臭氧浓度低于0.2mg/m3,对人安全,故可在有人的房间内进行消毒。而其他答案进行消毒灭菌时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得有人在室内。

二、A3/A41、1、B

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0%~80%(体积比)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2、B

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该病室内湿度过高,为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应延长消毒时间。

第七章隔离与防护

一、A1

1、隔离的目的主要是

A、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者

C、控制感染源

D、消灭感染源

E、进行集中消毒处理

2、标准预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预防措施是面向所有的病人

B、不关心其诊断是否是传染性疾病,均实施以预防为主的标准预防

C、标准预防把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当成具有传染性进行隔离预防

D、目的是降低医务人员、病人、病人与病人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

E、是仅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

3、根据标准预防的概念,下列物质中不被看做具有传染性的是

A、血液

B、体液

C、分泌物

D、粪便和尿液

E、汗液

4、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

A、血液

B、汗液

C、胸腔积液

D、羊水

E、阴道分泌物

5、下列有关穿隔离衣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护理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时应穿无菌隔离衣

B、隔离衣可以用前面对襟的工作衣代替

C、对于一次性隔离衣,脱掉时应将污染面向里

D、进入隔离室必须穿隔离衣

E、隔离衣湿了即认为无效,应立即更换

6、对破伤风感染病人采取如下隔离措施,错误的是

A、病人可与另外一破伤风病人同居一室

B、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C、伤口处敷料焚烧

D、进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

E、医护人员手有破损时可护理病人

7、为防止被污染的利器刺伤,正确的做法是

A、小心处理用过的尖锐物品和设备

B、使用后的针头重复使用需严格筛选

C、用手去除针头时务必小心谨慎

D、废弃的针头需立即复帽

E、用后的针和手术刀应弃于黄色双层塑料袋内

二、A2

1、刘某,男,40岁,急性黄疸性肝炎,护理该病人时,下列做法中不妥的是

A、给予低脂饮食

B、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

C、病人剩余的饭菜可用漂白粉混合搅拌后倒掉

D、接触病人应穿隔离衣

E、病人的排泄物直接倒入马桶冲入下水道

2、李某,男,8岁,发热4天,体温39.6℃,伴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考虑乙型脑炎,对该病人应进行

A、呼吸道隔离

B、接触隔离

C、昆虫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消化道隔离

3、李某,男,8岁,被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的隔离种类为

A、严密隔离

B、接触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消化道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4、一早产男婴,重g,出生后住在隔离病室。对该患儿应采取的隔离是

A、接触隔离

B、严密隔离

C、保护性隔离

D、呼吸道隔离

E、血液-体液隔离

5、张某,男,30岁,电工,三度烧伤,烧伤总面积70%,对该病人应采用

A、严密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接触隔离

三、A3/A4

1、男性,22岁,近一个月来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低热,夜间盗汗,咳嗽,有少量的黏痰。查体:T:37.8℃,P:90次/分,BP:/70mmHg。肺部听诊:右锁骨上下及肩胛区可闻及湿性啰音,X线检查右侧肺尖结核。痰涂片找到结核杆菌。诊断:右侧肺结核。

1、对肺结核病人应采取哪种隔离预防

A、严密隔离预防

B、保护性隔离预防

C、消化道隔离预防

D、接触隔离预防

E、空气隔离预防

2、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是

A、空气传播

B、粪便传播

C、接触传播

D、血液传播

E、体液传播

2、孙某,男,28岁,高热、腹泻,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1、护理过程中应对其进行

A、接触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严密隔离

D、昆虫隔离

E、保护性隔离

2、护士小张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错误的是

A、为该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时,戴一次性橡胶手套

B、为病人体格检查完毕后,脱去手套,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

C、协助病人倒粪便时,戴一次性橡胶手套

D、若手直接接触到病人粪便,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

E、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

四、B

1、A.洗手B.戴手套C.戴口罩、护目镜D.穿隔离衣E.戴口罩

1、为病人测血压时应

A、

B、

C、

D、

E、

2、进入隔离室时应

A、

B、

C、

D、

E、

3、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吸痰时应

A、

B、

C、

D、

E、

4、手部有伤口而需要护理气性坏疽病人时应

A、

B、

C、

D、

E、

5、为病人输液后应

A、

B、

C、

D、

E、

6、清洗粘有血液的手术器械时应

A、

B、

C、

D、

E、

第八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一、A1

1、—定要采用间歇性给药方案,可将每次剂量溶于ml液体内滴注0.5~1小时,按q6h、q8h、q12h时间给药的抗生素是

A、β-内酰胺类

B、氨基糖苷类

C、大环内酯类

D、喹诺酮类

E、糖肽类

2、术前应用抗生素的方法错误的是

A、抗生素的预防应用应当有明确指征

B、一般术前0.5~1小时通过静脉途径给予一次足量抗生素

C、手术时间超过8小时可术中加用一次量

D、择期的结直肠手术前24小时给予不吸收的口服抗生素,共3次

E、不要将万古霉素作为常规的预防性应用药物

3、无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指征的手术是

A、胃切除术

B、小肠切除术

C、胆囊切除术

D、膝软骨摘除术

E、子宫切除术

4、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的主要药物,下列有关抗菌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对一切感染都应尽早使用高效广谱抗菌药物

B、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考虑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考虑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C、有了各种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的问题了

D、抗菌药物可用作消毒剂,直接消毒皮肤伤口

E、发烧病人都是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故均可用抗菌药物治愈

5、下列哪项不是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原则

A、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B、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C、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途径

D、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E、已明确病毒感染的也可以加用抗菌药物

6、下列预防清洁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加强营养

B、缩短住院时间

C、术前2天开始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D、缩短手术时间

E、术前做好术区皮肤准备

7、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B、损伤细胞膜

C、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

E、抑制固醇类药物的合成

8、下列几种手术,需在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是

A、全髋关节置换术

B、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

C、阑尾炎手术

D、乳腺囊肿切除术

E、甲状腺切除手术

9、下列做法符合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原则的是

A、首选广谱抗生素

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β-酰胺类药物同瓶滴注

C、尽可能选用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

D、将红霉素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放入ml盐水中静脉滴注

E、急性胆囊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继续用药2周,以巩固疗效

10、链霉素最主要的毒性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球后神经炎

C、骨髓抑制

D、肝损害

E、听神经损害

11、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使用抗菌药物的最佳时间是

A、术前3天给药

B、术前30~60min给药

C、术前6h给药

D、术前1天给药

E、术后回病房即给药

12、下列抗生素如果联合使用会导致抗生素毒性增加的是

A、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B、青霉素+红霉素

C、庆大霉素+红霉素

D、红霉素+磺胺类

E、青霉素+先锋霉素

13、使用抗生素治疗败血症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体温正常后1~3天方可停药

B、体温正常后7天即可停药

C、体温正常后7~10天再停药

D、体温正常后4周停药

E、体温正常后8周方可停药

14、下列疾病不具备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指征的是

A、慢性骨髓炎

B、结核

C、细菌性心内膜炎

D、急性尿道炎

E、腹腔脏器穿孔

二、A2

1、孙某,女,4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性水肿,血压/95mmHg,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3.5g,血清白蛋白30g/L,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该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缓解,下列对该病人的健康指导不妥的是

A、增强抵抗力,避免感染

B、定期随诊,复查,避免复发

C、不可擅自停药

D、经常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E、避免劳累

2、李某,45岁,结肠癌,择期行手术治疗,下列做法中不妥的是

A、选用万古霉素作为术前预防性用药的一种

B、术前通过静脉途径给予一次性足量抗生素

C、手术过程中给予抗生素,以维持适当的血药浓度

D、术前进行清洁灌肠

E、甲硝唑是术前预防性用药的一种

3、某产妇,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时间应为

A、术后6h

B、术前1h

C、术后24h

D、脐带钳夹后

E、术前3天

三、B

1、A.肾脏毒性反应B.对血液系统的毒性C.对肝脏的毒性D.二重感染E.过敏反应

1、在青霉素的使用过程中病人出现皮肤瘙痒、腹痛是

A、

B、

C、

D、

E、

2、在四环素治疗中发生的葡萄球菌性结肠炎是药物的

A、

B、

C、

D、

E、

3、使用磺胺类药物时,病人出现紫癜是

A、

B、

C、

D、

E、

4、使用利福平时,病人出现黄疸是

A、

B、

C、

D、

E、

5、使用链霉素时,病人出现尿蛋白(++),是

A、

B、

C、

D、

E、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