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和胆结石有什么区别?

现在体检B超报告上经常会出现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等描述,那么这两种是不是一种疾病呢?其实,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因在临床上和影像学检查上很难明确其性质,故又称“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而胆囊结石通常是多种因素引起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和胆汁淤滞等从而导致结石形成。两者在超声上的区别是息肉是一般无声影,结石一般后方有声影,而且胆囊息肉是附着在胆囊壁上不随体位的移动而改变位置,结石可以是活动的。

胆囊息肉按病理分类有良性息肉和恶性息肉之分,以良性息肉更为多见。良性胆囊息肉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肌症等。其中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与此相比,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及胆囊腺肌症等非肿瘤息肉则不会发生癌变。从临床上分类,胆囊息肉又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三类。

1、胆固醇性息肉:约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50%,占良性病变的绝大多数。主要是由于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工作紧张、饮食不规律等,肝脏细胞分泌胆汁的功能出现了紊乱,胆固醇脂质代谢失调,导致胆固醇大量沉积在胆囊壁固有层,隆起突入胆囊腔且上覆正常的黏膜上皮,就形成胆固醇性息肉。病变多为多发,体积较小,直径多10mm,一般有蒂,容易脱落。对胆囊壁基本无损害,对胆囊功能无影响,一般不容易恶性变,只需定期随诊视察,只有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影响病人正常工作及生活时,才考虑手术。

2、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约占40%,又称为真性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腺瘤、腺肌症、炎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其中腺瘤是来源于上皮成分的增殖,由于胆囊黏膜的腺瘤样增生而形成的肿块。通常边缘不光滑,蒂宽,单发,直径大于10mm,多见于胆囊底部。具有明显恶变潜能,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癌变率在10%左右;而腺肌增生症也有潜在癌变危险。因此,这类病变应该行预防性胆囊切除,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3、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10%。一般直径不超过20mm,约85%为腺癌。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胆囊结石的慢性感染所造成的长期刺激有关。约80%的胆囊癌病人伴有胆囊结石,因此对胆石症病人,特别是高龄病人伴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应及早作胆囊切除术。

现在患上胆囊息肉的人越来越多,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绝大多数是良性的,我们对此无需太过担心,特别是小于1公分的胆囊息肉,更可以自由自在的工作生活,只要每隔半年到一年复查B超即可。但对于年龄超过50岁、息肉直径大于1公分、单个息肉且基底宽大、息肉短期内明显增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则建议手术治疗。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







































白癜风专家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