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以乙型肝炎为多数,主要临床类型为慢性肝炎,占46.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包含慢性乙肝、慢性丙肝、酒精性肝病、肝硬化在内的各种慢性肝病患者。

“肝胆相照”,由于肝脏和胆囊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关系,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胆囊内贮存,所以肝、胆道任何一方罹患疾病,都可累及对方。有临床研究发现,35.94%的慢性肝炎患者合并慢性胆囊炎,这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说明合并慢性胆囊炎可能是慢性肝炎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01

发病原因

1

病毒的直接侵袭或免疫抵抗改变,导致胆囊粘膜上皮细胞炎性水肿;

2

肝细胞受损,胆汁酸合成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排泄;

3

继发细菌感染等。

02

临床症状

1

右上腹或肝区疼痛不适,胆囊肿大,常因病毒性肝炎症状突出,忽视胆囊病损;

2

胆囊收缩功能欠佳,胆囊壁增厚、粘膜毛躁,导致胆囊功能异常甚至诱导黄疸、胆结石、胆囊息肉和胆囊癌;

3

合并继发细菌感染,胆囊炎急性发作时患者可出现发热,胆囊区压痛,莫菲征阳性,外周血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往往容易被诊断等;

胃口欠佳,恶心、厌油腻食物。

治疗目标

慢性肝炎合并胆囊炎临床常见,合并胆囊炎也可能是慢性肝炎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使病程延长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在临床上,慢性肝病的不少症状可能由胆囊炎症引起而非肝病引起,因此,“肝胆兼治”是慢性肝病治疗的必然选择,通过有效地阻止、减轻胆囊病变或防止其转为慢性,利于肝病的尽快恢复。

胰胆舒颗粒由姜黄、赤芍、蒲公英、牡蛎、延胡索、大黄、柴胡等药食同源中药组成,具有镇痛抗菌、利胆护胰和改善情绪的作用,适用于急、慢性胰腺炎或胆囊炎的患者。在《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胰胆舒颗粒是推荐中成药,有效地缓解胆囊炎或胰腺炎的临床症状。

德商药业

发现更多精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