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医院外科李嘉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医疗机构间的交流合作,医院医院建立了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关系。医院的发展需求,医院派驻了心血管病科、外科、针灸科、呼吸科及皮肤科的业务医院开展帮扶。

患者突发腹绞痛就诊

4月4日的河源龙川县风和日丽繁花似锦。因为恰逢清明假期,医院外一科住院病人并不多,值班医生正有条不紊地处理着病房的事务。突然,病房短暂的宁静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呻吟声打破,一位剧烈右上腹绞痛并体温高达39摄氏度的男性老年患者,被送入了病房。

值班医生以及护士快速询问病史,得知老人家2月前已有胆囊炎,但一直未作系统治疗,腹部疼痛逐渐加重,今日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才来求医。医护人员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结果提示:白细胞:16.52*/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9.9%、C反应蛋白:.96mg/L、降钙素原:5.22ng/ml。

CT影像

因患者病情危重,值班医生立即汇报科室相关负责人,医院派驻医院组团式帮扶成员外科李嘉主治医师(医院外一科名誉科主任)收到医院。李嘉医生查看患者,仔细评估其CT后,认为平扫CT提示胆囊癌以及肝脓肿诊断尚需完善增强CT证实。考虑患者目前胆囊周边炎症异常明显,胆囊三角解剖关系混乱,手术风险大,切除胆囊困难,先予以保守治疗的同时抓紧时间完善相关检查。

在等待增强CT检查的同时,李嘉医生先指导值班医生予以加强抗感染,解痉止痛,护肝、精准营养支持治疗,患者腹痛症状稍有缓解,体温亦逐渐下降至38.5摄氏度。次日大生化结果显示,患者治疗上再增加一道坎:空腹血糖:11.5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8%,患者存在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众所周知,糖尿病容易加重腹腔感染且有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可能,腹腔感染亦容易反过来加重糖尿病,如此恶性循环!此时,降糖治疗刻不容缓。李嘉医生立即请该院内分泌专家内三科张成主任进行会诊。在张主任的指导下开具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血糖,患者血糖稍有回落。

与此同时,腹部增强CT提示患者胆囊穿孔,游离气体溢出腹腔,并腹腔多处脓肿形成,感染较重导致炎症指标明显升高,不排除逐渐发展至感染性休克的风险,病情危急。

多学科联合会诊

患者高龄且存在较为严重糖尿病,这些均为治疗胆囊穿孔并脓肿的严重不利因素。有鉴于此,李嘉医生与科室主任谢闻文向医务科汇报,医院领导的协调下组织了全院MDT讨论。MDT讨论最终确定出先行B超引导下精准穿刺,如穿刺效果不理想,随时准备腹腔镜探查的治疗方案。

但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穿刺难度以及风险后,有所畏惧。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意见不统一,在李嘉医生专业细致耐心的讲解下,患者及其家属最终达成一致,同意穿刺治疗。

成功穿刺引流

4月9号下午四点,在完善各种医疗文书工作以及各项术前准备后,李嘉医生在B超引导下对患者行腹腔多发脓肿精准穿刺引流。该院B超室团队细致、耐心地引导穿刺导丝以及穿刺针成功地在不到1.3cm的间隙中,避开了肠道以及右肝外叶,将5mm的引流导管头部精准引导入肝下脓肿处。同时引流导管侧孔无偏差地对准于肝肾隐窝脓肿处,精确地引流出两处脓肿,完美地达到术前既定方针。

引流管走向示意图,避开右肝下缘、肠道

连通注射器,瞬间抽出大量黄色浓稠脓液,随着积存于腹腔的大量脓液的引出,患者症状得到极大的改善。

顺利抽出脓液

患者康复出院

4月13日,患者经充分引流后,再行复查B超,结果提示脓肿已基本消失,当即予以拔除引流管。同时WBC由16.52*/L恢复至正常,CRP由.96mg/L恢复至基本正常。4月14日,患者腹痛完全缓解,体温正常,血糖将至正常范围,顺利康复出院,将于休息3月后再行返院接受胆囊切除术。患者及其家属都对出院后各注意事项表示知医院表示感激。

在抵达医院这两个月间,我发现受援单位外一科医生基础理论稍薄弱,遂定于每周四下午定时开展业务学习,目前已系统讲解创伤、外科感染、外科病人体液平衡、外科临床营养支持、休克等章节。目前受援单位外科医生已能较为熟练地为术后患者以及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个体化开具合适的补液量,精确钾、钠、钙以及精准的营养基质。

手术方面,医院完成全腹腔镜腹内疝手术(大网膜扭转坏死),培训年轻医生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放弃使用器械,转而使用腹腔镜下缝合、打结基本功切除阑尾。龙川属于老龄化城市,压疮,糖尿病足,小腿慢性溃疡等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偏多,先后医院外一科,骨三科,内分泌科,呼吸科医生协作治疗90岁高龄压疮患者,67岁小腿慢性溃疡、84岁糖尿病足(Wagner分级3级)患者以及腰椎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