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在行医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医生,我体检时,发现胆囊有块息肉,会不会癌变?要不要马上手术?吃药会不会好?”相信我们身边的好多朋友,会有这种担忧,甚至体检发现胆囊有块息肉,上瞬间泪崩。今天,小编就趁此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胆囊息肉,及如何应对。

那么,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由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凸起的占位病变,可以单发,也可以是多发的。临床上大多数息肉是体检时,通过B超检查发现,少部医院检查发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胆囊息肉的总体发病率约为4.5%~8.7%。

胆囊息肉患者会有哪些症状呢?

大部分人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体检时,通过B超检查才被发现。

部分人会有右上腹隐痛、厌食、呕吐等症状。

胆囊息肉有哪几种类型?会癌变吗?

(1)胆固醇息肉,最为常见,约占60%,实际上是胆汁中胆固醇过饱而析出的胆固醇结晶,常为多发,直径多10mm,黏附在胆囊黏膜表层,柔软,蒂细小,较容易与黏膜分离。大量临床病理资料证明胆固醇性息肉的实质细胞丧失增殖能力,其癌变几率为零。

(2)炎症性息肉,表现为胆囊黏膜向腔内隆起或结节形成,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相关,单个、多个均可,体积小,一般直径5mm,蒂粗或不明显,颜色稍红或与邻近黏膜相似。目前尚无癌变报道。

(3)胆囊腺肌病、腺肌瘤,是一组胆囊上皮及平滑肌的慢性增生性疾病,表现为胆囊壁发生肥厚性改变的病变,多为呈良性经过,其是否恶变仍存在争议,癌变率较低。

(4)腺瘤性息肉,是胆囊常见的良性肿瘤,又称胆囊腺瘤,占胆囊息肉的2.3%~4.1%。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且临床表现不典型。腺瘤性息肉常单发,胆囊体、底部为好发部位,蒂短而粗,基底部宽,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

现国内外学者均认为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为胆囊癌前病变,其恶变率为20%~38.9%,但从腺瘤到恶变所需的时间还未明确。

(5)息肉型胆囊腺癌,即息肉本身已经癌变,所占的比例极小,约为0~0.7%。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大部分的胆囊息肉不会癌变,只有少部分类型息肉潜在癌变或已经癌变,如腺瘤性息肉、胆囊腺肌病和息肉型胆囊腺癌等。

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一定要手术切除胆囊吗?

不一定。因为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胆固醇息肉。这种息肉没有恶变倾向。会癌变的息肉只占大约10%。

胆囊具有储存胆汁的功能,可以在我们吃了油脂食物后迅速排放胆汁,帮助消化,如果切除了胆囊,消化功能就会下降,可导致排便次数增加,一吃含油脂的食物就会拉肚子。另外,医学统计表明,胆囊切除的人,结肠癌的发病率会明显高于正常人。所以,一般的胆囊息肉无需开刀,只有具有手术指征的胆囊息肉才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息肉大小在6~9mm,存在胆囊恶性肿瘤风险因,那么也推荐胆囊切除。

如果胆囊息肉大小在6~9mm,又没有恶变危险因素,建议在6个月、1年,然后每年直至5年做随访超声检查。

如果息肉<5mm,有恶变危险因素也要6个月、1年,然后每年直至5年做随访超声检查。

如果息肉<5mm,无恶变危险因素,复查的就不用那么密,第1年、3年和5年做随访就可以。

如果复查、随访期间胆囊息肉增加≥2mm,建议行胆囊切除术。

如果复查、随访期间胆囊息肉达到10mm,建议胆囊切除术。

如果复查、随访期间胆囊息肉消失则皆大欢喜,无需继续担心。

朋友们,如果你们还有更专业的问题,欢迎咨询康临健康管家,也可以帮你们联系相关专业的权威专家,解决你们的困难。

喜欢我们的文章,敬请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专科医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