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志勇王欣欣
⊙单位/医院
胆囊癌多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绝大数是在结石、息肉、炎症等病变的掩盖下发展,早期临床表现和声像图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时多已晚期,预后差,5年生存率<5%。
超声表现
根据胆囊癌的大体形态、进展程度及声像图特点,通常分为四型:
厚壁型:多数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常以颈部或体部更为显著,大多呈低回声。
结节型:胆囊腔内乳头状或结节状凸起,基底宽,形态不规则,表面不光滑。
实块型:多为晚期病例,表现为整个胆囊为杂乱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团,边缘不规则。癌肿向周围浸润,常累及肝脏及肝门部淋巴结。
混合型:同时具有壁厚型和结节型声像图特点。
典型病例1
患者女,56岁,因右上腹不适来诊,最终经病理确诊为胆囊腺癌并肝脏及淋巴结转移。超声所见如下:
图1胆囊底部不均质低回声团
图2胆囊底部低回声团内点条状血流
图3肝内转移灶
图4肝内转移灶
图5肝门部淋巴结肿大
典型病例2
患者女,63岁,因上腹部不适来诊。病理确诊胆囊腺癌并肝脏转移。
图6胆囊内不规则低回声团
图7胆囊内低回声团内点状血流
图8肝内转移灶
图9肝内转移灶
鉴别诊断
1.慢性胆囊炎:胆囊壁表现为慢性增生性改变,囊壁显著增厚,有时与胆囊癌鉴别困难,但其囊壁回声连续;而胆囊癌因呈浸润性生长,往往破坏胆囊壁全层,可见连续性中断。
2.胆囊腺肌症:为胆囊壁内罗-阿窦增殖,囊壁可明显增厚,壁内可见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及壁内小结石,囊壁连续,无周围组织浸润,无进展迅速特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