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胆囊息肉的王先生近日门诊随访时发现,胆囊息肉半年内增大了许多,因为担心恶变的可能,十分焦虑。经介医院肝胆外科(复旦大学肝胆疾病浦东中心)就诊,通过腹腔镜下微创手术顺利将息肉切除,病理结果显示为良性腺瘤,术后两天康复出院,一场虚惊,总算是松了口气!

其实胆囊息肉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约占7-10%左右,很多患者体检发现。谈到胆囊息肉,不免让人联想到癌症,给广大患者人群造成恐慌。

那么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会发展为胆囊癌吗?

得了胆囊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盘一盘!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一类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胆囊壁内病变。它涵盖多种疾病,包括非肿瘤性病变如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炎性息肉等,肿瘤性病变如胆囊腺瘤、血管瘤、早期胆囊癌等。

胆囊息肉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少数病人伴有右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如合并胆囊结石,则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等胆囊结石的临床症状。

医生如何区别胆囊息肉的性质:

有些良性,没有症状的息肉可以长期随访,有症状或者有恶变可能的息肉,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上诊断胆囊息肉的存在并不困难,关键是鉴别息肉性质。发现胆囊息肉后,临床上医生根据息肉的影像学表现(超声、超声造影、增强CT或磁共振)病变的大小、数目、位置、蒂的有无和粗细,及生长速度、有无临床症状等等,对胆囊息肉的客观、正确的全面评估与综合判断,以选择最合理的治疗。

胆囊息肉一定会发展为胆囊癌吗?

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大部分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息肉,约80%以上,多无症状,如直径小于10mm,胆囊功能良好且无恶变风险,可长期随访观察。每年随访1-2次,并建议积极改良饮食习惯(低脂限食、减重或控制体重),改变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保肝护胆)。

出现症状且严重到影响病人工作、生活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良性的非胆固醇性息肉,如腺瘤、腺肌症、炎性息肉等,因多数有临床症状,或有恶变可能,在排除胆固醇性息肉后建议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一旦怀疑,应尽快手术。

然而临床上很难在术前确定胆囊息肉的类型,目前公认的胆囊息肉的手术切除指症是:

1、病变直径大于10mm;

2、小于10mm,但是有胆囊结石、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存在明显症状者;

3、息肉介于6-9mm,有高位因素的也建议手术,如年龄大于50岁,无蒂性或广基病变,合并硬化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等胆管病变,胆囊颈部息肉引起胆绞痛等临床症状者。

4、胆囊息肉增长迅速,随访期间直径增加大于2mm的。

小结

鉴于胆囊息肉一部分有恶性的可能,所以一定要重视,但是也不用过分恐慌,大部分胆囊息肉是良性的,没有恶变倾向。

对于那些暂不用手术的非胆固醇性息肉,虽有恶变潜能,但概率要小的多,只要进行定期动态随访,应能发现快速增长的肿瘤。

一般最初每3-6个月密切随访一次,1-2年后,延长至6-12个月1次即可,而随访以超声检查为主。

复旦大学肝胆疾病浦东中心

中心拥有先进的腹腔镜、电子胆道镜、胆胰管内窥镜、液电碎石仪、ERCP诊疗系统、超声刀、氩气刀等设备。肝胆胰外科系统的诊治,包括:

1、肝脏肿瘤外科治疗(开放及腹腔镜微创手术)及局部治疗(射频消融等);

2、胆道系统肿瘤(肝门胆管癌,胆囊癌等)外科治疗;

3、胆道系统结石(胆囊及肝内外胆管)的外科及内镜下治疗;

4、胰腺肿瘤外科治疗等。

钦伦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山专家

擅长治疗肝胆肿瘤(包括半肝、三叶切除,肝尾状叶肿瘤、肝门胆管癌等)、肝移植。

贾户亮,副主任医师,华山专家

擅长对原发性/转移性肝癌、胆管癌等以及腹腔镜肝肿瘤和胆囊及胆道疾病微创治疗。

张箭平,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胰良恶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尤其擅长肝胆胰复杂、疑难杂症的诊治。

李春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肝胆胰肿瘤微创治疗及肝胆管结石腹腔镜、多镜联合治疗;单孔腔镜手术等。

杨晓平,副主任医师

擅长胆石症及肝胆胰肿瘤,擅长腹腔镜肝脏、胆道、胰腺微创手术。

蔡雷,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胰疾病诊治,特别是胆总管结石、梗阻性黄疸等ERCP治疗、腔镜微创手术。

薛冰,副主任医师

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医院

医院

肝胆外科·邹奇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公益援助
白癜风可以治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