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肥胖症和糖尿病是胆系肿瘤的风险因素。
文
左手曦月右手清阳
我国是消化道肿瘤大国。
一提起原发于消化道的癌种,大家马上会联想到我国高发的胃癌肠癌,令人“因噎废食”的食管癌、乃至凶险难治的肝癌、胰腺癌。但不少人听到“胆系肿瘤”一词时,第一反应竟然是“胆也会得癌吗”?
胆系肿瘤,就是这样一种不知者不以为意,知之者胆战心惊的癌种。
很多人没听说过胆系肿瘤,是因为它的发病率太低了。
胆系肿瘤主要包括胆囊癌和胆管癌,其中我国胆囊癌的发病率约为1-1.3/10万,胆管癌为1-3/10万。
很多朋友对这个量级的数据没有什么概念。那不妨想象一下: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可容纳万人,那么,假如整个天安门广场上站满了癌症患者,其中只有10个人是胆囊癌患者。
胆系肿瘤在癌家族中过于“少数派”,以致于多数的临床诊疗指南和共识都把它和肝癌放在一起来讲,尽管肝癌和胆系肿瘤在诊疗上差异明显。
胆囊毗邻肝脏,“肝胆相照”这个成语恰是其解剖位置的生动体现。
不过,胆系肿瘤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小癌种,凶险程度却不容小觑。绝大多数胆系肿瘤患者为腺癌,侵袭性强,预后极差,患者的5年存活率还不到5%。究其原因,“发现得晚”是一方面,缺乏长期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是另一方面。
因此,对于胆系肿瘤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