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储存胆汁的主要器官,胆汁在对食物的消化、脂肪的乳化分解及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肝细胞不断地生成胆汁,并由肝管流出,在非消化期,胆汁大部分流入胆囊内储存,胆囊可以吸收胆汁中的无机盐和水分,使胆汁浓缩4~10倍,从而提高储存效能。
在进食的时候,胆囊收缩,胆汁被排入十二指肠参与消化。不难看出,胆囊在储存、浓缩以及排出胆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因为患有严重的胆囊炎或胆石症等疾病而切除了胆囊的人群来说,这种通过胆囊储存和调控胆汁、消化食物的功能几乎不复存在。而且术后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减弱,肝脏的功能也会受到抑制和影响,胆汁的分泌量明显减少,再加上缺少了胆囊对胆汁的浓缩作用,使进餐后进入肠道的胆汁浓度和量下降,对脂肪的消化能力明显减弱,进而影响到整个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所以,在术后康复的过程中,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调理建议方案:
术后2天
术后2天内应严格禁食,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补充各种营养物质。
术后3~7天
可视情况先给予无脂流质饮食,如米汤、面汤、豆浆、藕粉、蔬菜汁、果汁等,随后再逐渐改为脱脂牛奶、稀粥、豆腐羹、米糊以及面食类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每天5~6餐。在肠道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补充更多的营养。
术后8~30天
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可逐渐给予低脂软食。控制食物中的脂肪摄入量,食物选择以清淡为原则,可选择面条、面片、面包、馒头、粥、软饭、无油的青菜、豆腐、豆浆、脱脂奶、质软的水果等。
术后31~60天
尽量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禁食高脂肪及油炸食品。尤其要避免在短时间内消化较多量的脂肪类食物,否则容易造成腹胀、腹泻及消化不良等。不吃或尽量少吃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及油炸食品,烹调尽量不用动物油,可适量增加植物油。菜肴应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特别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烟。推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清蒸鱼、白灼虾、清蒸蔬菜、豆类、低脂牛奶、酸奶、馒头、面包、面条等。
术后61~90天
要逐渐增加营养,必要的营养补充有助于病人的康复。每天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吃些瘦肉、鱼、虾、禽肉、豆制品及菌菇类等,以弥补动物蛋白的不足。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也十分有益。
术后91~天
胆囊切除后,患者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减弱,尤其对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更难以消化吸收,容易出现腹胀、腹泻的情况,所以胆囊切除后6个月内的病人都应该采取低脂、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每次进餐的量要少,每天进食4~5次。少食多餐既可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又可以保证机体的营养供给。
温馨提示
更多癌症问题,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好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