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胆囊息肉癌变
一、临床表现
胆囊息肉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阵发性呕吐、腹胀以及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但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B超查体时发现病变。而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不适伴或不伴右肩背部放散痛,个别病例有胆绞痛。
二、检查
胆囊B超、CT等。
三、诊断
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首选B超,必要时才行CT。
四、治疗
主要涉及到对胆囊息肉良恶性的判定,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早期手术切除。
1.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学者已认为直径>10mm的胆囊息肉容易恶变。
(2)年龄大于50岁患有胆囊息肉患者容易恶变。
(3)息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
(5)伴随临床症状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轻直径小于10mm的胆囊息肉患者,若完全没有症状,只需每半年复查胆囊B超观察胆囊息肉改变;对于年轻直径小于10mm的胆囊息肉患者,且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嗳气等),可以保守治疗,并且每半年复查胆囊B超观察胆囊息肉改变;对于年轻直径小于10mm胆囊息肉患者,若有明显胆绞痛,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对于胆囊息肉直径10mm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2.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五、胆囊息肉的预防
1、饮食要有规律:早餐要吃好。胆囊中的胆汁有消化食物的作用。患者如果饮食没有规律,尤其是不吃早餐,则胆囊分泌的胆汁得不到利用,导致胆汁在胆囊中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或增多。
2、要有良好饮食结构:坚持低胆固醇低脂饮食,胆固醇摄入过多,不仅会加重患者肝脏的负担,而且还可以造成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胆囊息肉。晚餐更不能食高胆固醇食物,如鸡蛋、动物内脏、无鳞鱼、海鲜及肥肉等。少吃辛辣食品,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要克服平时不健康的生活习贯,禁烟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避免经常熬夜,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经常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必要时也可取山楂、菊花、决明子等做成药茶经常饮用,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
小编建议大家一旦发现胆囊息肉一定要及时去专科咨询诊治。上图是我中心的北京专业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